环球今亮点!宇航学报 | 北航郭雷教授团队:空间仿生可变构智能感知网络技术

中国宇航学会   2023-02-23 23:57:33

宇航学报亮点文章推介什么是空间感知网络? 引用格式王陈亮 , 郭康 , 朱玉凯 , 等 . 空间仿生可变构智能感知网络技术 [J]. 宇航学报 , 2023, 44(1): 1-8. WANG Chenliang, GUO Kang, ZHU Yukai, et al . Bio-inspired Varistructured Space Intelligent Perception Network Technologies[J]. Journal of Astronautics, 2023, 44(1): 1-8. 研究概述01研究背景和目的

空间感知网络是指以卫星集群为平台,具有广域时空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的感知系统。发展新型空间感知网络是新一轮空间竞争的焦点,也是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新一代卫星的工作环境更为复杂,任务、环境、本体的未知因素增多,感知星群时常面临不确定、突变和博弈对抗态势。一方面,卫星受到来自外部环境扰动、执行机构误差、器部件退化、星间互干扰、载荷互干扰等客观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对手极可能实施恶意接近、瞄准甚至撞击等主动行为,并可能施加恶意的网络攻击。

在干扰对抗环境下,如何实现星群智能自主的空间目标/态势感知,如何提升星群的在“危险、极端、特殊、恶劣”环境下的生存智能,是空间感知系统建设中需要解决的核心关键问题。


(相关资料图)

02研究方法

本文结合近年来科技发展趋势,从仿生智能的视角总结空间感知网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围绕实现空间感知网络仿生智能功能和行为的目标,探讨了一些挑战性技术难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思路,以推动未来我国空间智能感知网络技术的发展。

郭雷教授带领北航研究团队以《空间仿生可变构智能感知网络技术》为题,将该项成果发表于。

研究结论1

基于仿生集群系统感知功能与行为的视角,提出了空间感知网络的若干前沿科学问题,包括仿生可变构异构空间分布式智能感知网络设计、单星自主机动对准和协调操控、星群协同相对测量与控制等。

2

从抗扰、容错和节能等角度提出了智能空间感知网络所应具有的安全、绿色和免疫等特征。

3

阐述了仿生空间感知网络的目标是通过可变构、功能异构分布式星群设计和安全、绿色、免疫控制等手段,具备干扰对抗环境下强自主、强适应、强生存等智能行为能力,从而实现从方法论、系统论到行为论的跨越。

前景与应用

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建设具有强自主、强适应和强生存能力的仿生空间智能感知网络提供参考,相关技术还可向其他集群系统推广应用,建设天/空/地/海/潜一体化、可变构、分布式异构协同感知网络。

研究团队01团队介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智能自主系统研究团队(带头人:郭雷教授),长期从事抗干扰控制理论、飞行器自主导航与控制系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团队先后获批教育部“飞行器抗干扰控制理论与应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科技部“飞行器先进导航与控制系统技术”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研究成果在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多个导弹、卫星和武器装备型号任务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以下作者单位均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郭雷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期从事抗干扰控制理论、飞行器自主导航与控制系统应用方面的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均排名第1)。

E-mail:lguo@buaa.edu.cn

王陈亮副教授

主要从事自适应抗干扰控制理论与飞行器自主控制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10余项。

E-mail:wangcl@buaa.edu.cn

余翔教授

本刊青年编委。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获得者,主要从事飞行器仿生自主导航与安全控制方面的研究。

E-mail:xiangyu_buaa@buaa.edu.cn

乔建忠研究员,博士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干扰/对抗环境下飞行器自主控制理论方法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曾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E-mail:09770@buaa.edu.cn

作者:王陈亮

责任编辑:秦子睿

审核:郭筱曦

本期全部文章请戳《宇航学报》2023年第1期上线

来源:宇航学报编辑部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8625 传真:010-6876861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院 邮编:100048 网址:http://www.csaspace.org.cn 邮箱:office_csa@163.com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