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资金大举加仓创业板,这些ETF最吸金
市场调整正是布局良机?
(资料图)
数据显示,尽管近期创业板相关指数表现持续下跌,但有资金通过ETF大举加仓。截至3月10日,近两个月里共有97.7亿元资金净流入14只创业板ETF;创50指数相关ETF也迎来逾45亿元的净流入。
多名基金经理表示,创业板相关指数估值处于低位是资金“买买买”ETF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成份股的业绩表现良好,支撑指数基本面并带来向上动力。
14只创业板ETF获逆势申购
近期,创业板相关指数持续调整。有业内人士认为,美债收益率走高对全球权益资产带来一定估值压力,映射到A股中,外资最为偏好的大盘成长风格受到最为显著的压制。
不过,聪明资金 正在通过ETF悄然布局创业板。年初以来,创业板迎来内外资的一致加仓,截至3月10日,近两个月里共有97.7亿元资金净流入14只创业板ETF。
截至3月13日,多达100.84亿元流入易方达创业板ETF。
据市场人士分析,年初以来创业板持续受到资金青睐。一方面,以陆股通为代表的海外资金加速增配创业板,自年初以来净流入规模达322亿元,占比约21.5%,高于其总市值占比的13.1%,体现出资金的明显超配。另一方面,以两融为代表的内资自年初以来也累计净流入创业板达190.8亿元,占比约37%。
易方达创业板ETF基金经理成曦表示,近期创业板受市场关注主要还有多方面的的原因。一是针对科技创新的政策与改革措施不断。二是估值刷新近年来新低,股价逼近去年10月低位,数据显示,11月以来创业板先涨后跌,已接近去年10月底部,估值持续下行至2019年初水平。三是基本面业绩预期向好,部分资金可能提前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ETF份额大幅增加,或也揭示投资机遇。数据显示,历史上创业板指在2018年10月末触底,相应的创业板ETF份额迅猛增加至160亿份顶峰。今年3月以来易方达创业板ETF份额从101亿份攀升至125亿份,创近4年新高,逐步接近2018年末的水平,显示当前指数或具有一定的投资机遇。
多只创50ETF吸金
除上述创业板ETF外,创业板50指数的相关ETF也获得资金青睐。
数据显示,2月以来,创50指数相关ETF累计资金净流入超过45亿元。特别是上周,在市场普跌的格局下,创50指数表现韧性十足,仅小幅下跌1.90%。
对此,景顺长城创业50ETF基金经理表示,目前创业板50指数TTM市盈率不足35倍,处于过去5年13%分位数,配置性价比突出。他还表示,创业板50指数囊括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各个细分成长板块的龙头公司,主要布局方向契合国家顶层发展方向,是适合长期布局的大赛道、标杆型成长宽基。
鹏华基金创50ETF基金经理谈到,近期,以宁德时代、爱美客为代表的重要成份股陆续披露2022年年报,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根据Wind分析师预期数据,创业板50指数今年有望继续保持35%以上的营收和利润增速,这将夯实指数的基本面基础并带来向上动力。因短期情绪和资金面因素带来的市场调整正是布局良机。
华安基金创业板50ETF基金经理认为,当前处于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和市场逐渐走出底部的过程中,但市场形成主线还需要数据和政策持续超预期的验证,亟待后续基本面和政策面的增量信息释放。展望后市,海外加息节奏进入相对尾声,流动性环境趋于温和。国内方面,伴随着经济数据与企业业绩的披露,二季度国内经济形势将更趋于明朗,相较于一季度的预期交易,市场行情将更贴合基本面。方向上,建议关注以创业板50指数为代表的成长板块。
据悉,上周华安创业板50ETF累计净申购13.34亿份,最新规模已突破150亿元。
龙头公司业绩亮眼
在业内人看来,创业板指数相关成份股近期陆续披露业绩,预期向好,对资金提前布局给予信心。
截至3月13日,创业板已有96家公司披露2022年业绩快报,业绩披露整体质量较高。其中归母净利润正增长公司67家,占比达到三分之二以上。67家公司中48家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20%,23家增速超过50%,凸显创业板较高的经营质量。
在披露2022年年报方面,截至3月13日有16家公司披露,其中15家公司均为盈利状态。结合业绩快报整体来看,龙头公司业绩表现强势,财报数据亮眼。
比如备受市场瞩目的宁德时代,去年公司实现营收3286亿元,同比增长152%;扣非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增长110%。据了解,去年四季度公司锂电池业务盈利进一步修复,反映出较强的产业链议价能力,与此同时海外动力装机约48.8GWh、同比增长134.6%,反映出海外业务延续高增长,国际化持续推进。
又如汇川技术去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8.63亿元,同比增长27.42%;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4.14亿元,同比增长16.98%。公司合同负债高增,预示公司新签订单继续增长,形成较强的业绩支撑。
此外,阳光电源2022年报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实现32至38亿元,同比增长62%至74%,主要因为年底光伏需求快速增长,逆变器市场供不应求,光伏逆变器出货超出预期,与此同时储能系统出货快速增长,户储业务开始起量,公司盈利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