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观察:青岛企业之星·全国知名财经媒体采访行首日:沉浸式调研感受青企创新转型澎湃动能

半岛都市报   2023-04-21 21:58:07

文/风口财经记者 王好 吕华 图/风口财经记者 宋泓睿

4月20日,由青岛市委网信办主办,大众报业·风口财经承办的青岛企业之星·全国知名财经媒体采访行(以下简称“采访行”)启动仪式在青岛举行。青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毛加栾出席仪式并致辞。此次活动为期两天,围绕“网信护航上市企业”这一主题,来自证券时报、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每日经济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界面·财联社、红星新闻·红星资本局、证券市场红周刊、财经早餐、奔流财经社等10家全国知名财经媒体及头部自媒体组成采访团,深入青岛上市企业及拟上市企业,进行沉浸式采访调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青岛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拥有39个工业门类,在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食品饮料等领域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其中,青岛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已达81家,覆盖沪、深、北交易所各大板块,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稳中向好,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2022年,青岛全市生产总值位列全国第13位,达1.49万亿元,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5位。

“青岛一以贯之支持企业发展,也始终真情厚爱企业家。”毛加栾在现场致辞中表示,青岛市委网信办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网络环境,着眼服务上市企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网信护航上市企业”专项行动,涵盖宣传推介、侵权举报、舆情应对处置等7项内容,“青岛企业之星·全国知名财经媒体采访行”是其中重要一项,旨在搭建平台,架起国内财经领域主流媒体与青岛上市企业、拟上市企业的常态化沟通“连心桥”,集中宣传展示重点企业,助力企业破壁出圈,为城市“双招双引”创造新机遇。

作为新闻媒体中的“特种兵”,财经媒体是经济发展中财经信息的重要载体,对社会经济运行起到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现场,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副主编陈浩杰作为财经媒体代表发言。他表示,青岛享有“品牌之都”美誉,品牌的主体是企业,爱护品牌就是爱护企业,在全社会营造共同关心、共同爱护品牌和爱护企业的氛围和文化,媒体责无旁贷,此次“网信护航上市企业”专项行动很有意义,十分期待走进青岛有代表性的企业,在一线调研与互动交流中,触摸企业跳动的创新脉搏,触摸转型发展的青岛律动。

以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凡平作为企业家代表参与启动仪式并发言。他对一直以来青岛市委网信办及各方媒体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得益于政府在产业培育上的不断努力,如今青岛数字经济的大门已经开启,创新、创业、创造的发展土壤也日渐肥沃。新征程上,诚邀媒体到以萨调研,用声音的力量传递价值,共同为数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擂鼓助威。

仪式结束后,上市企业和拟上市企业采访调研之旅随即开启。当天,采访团首先走进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有屋智能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以“数实融合”为观察点进行采访报道。21日,将继续对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走访。未来,“采访行”还将走进更多青企,实地探寻青岛与青岛企业相互赋能、互相成就的故事。

实地调研——

数实融合,青岛企业如何创新进位

在青岛城市发展的百年历史上,城市和品牌共生共荣,相映生辉,可以说品牌是青岛最具特色的“软资源”,也是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城市形象最好的“代言人”。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加速迭代,市场需求日益分化,企业面临着全新的发展语境,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如何搭乘上数字经济快车,实现企业产品和品牌价值的“双进位”,是摆在新发展格局下青岛与其所孕育的诸多品牌企业面前的新课题。

眼下,青岛持续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出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步伐,壮大“芯屏”、虚拟现实等产业,深入实施“工赋青岛”行动。青岛市人民政府近日印发的《数字青岛2023年行动方案》指出,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提速”行动,突破发展5G、大数据、元宇宙、区块链等数字产业,加快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产业链建设。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提升城市营商环境与企业转型升级迫切需求的“匹配度”,不仅有政策文件,更有“真金白银”。例如,青岛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方面,每个产业拿出不低于千亩的集中连片区域,高标准规划建设15个专业园区,每个园区都设立专门产业基金,建设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和配套设施,提供良好的产业生态。

海信视像:

向世界一流多场景系统显示

解决方案提供商迈进

激光显示技术迭代难点在哪里?在去年成本上涨,全球供应链受到影响背景下,企业如何在做好品控的同时做到了逆势增长?助力“双碳”目标,海信在绿色制造方面进展如何?4月20日上午,采访团一行走进位于青岛崂山区的海信新研发中心,探寻海信集团上市公司之一——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视像”)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全新探索。久经沙场的财经媒体记者们显然是有备而来,对于这家享誉全球的青岛品牌企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海信视像逆势稳增。2022年,海信系电视零售量、零售额市占率均居国内第一,出货量跃升至全球第二。作为中国品牌“走出去”的标杆之一,海信视像旗下拥有海信、东芝、Vidda三大品牌。2022年,海信牌电视线下高端额占有率达29.78%;Vidda线上量占有率增至8.2%,成为中国成长最快的互联网电视品牌;东芝电视以23.6%的销售量占有率居日本市场第一位。

时间回拨到2019年,海信电器更名为海信视像,布局多场景显示产品,从“电器”到“视像”,名字变更背后,是企业面对数字经济浪潮的深刻思考。就在最近,海信视像发布全场景显示战略,进一步向多场景系统显示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升级。据了解,海信视像是目前中国显示行业中唯一在高端LCD、激光和LED显示技术上进行全方位、深度布局的企业,已经具备芯片、云服务、人工智能、操作系统等垂直产业链能力,正引领显示行业从提供单一电视产品,到提供智能化、套系化、家居化和场景化显示解决方案的路线切换。

采访团一行参观了海信研发创新馆,系统了解了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城市三大板块,以及海信在电视、白电、AR/VR元宇宙、医疗、中央空调、商用显示、智慧交通、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创新产品,零距离接触海信视像全场景显示产品。

“此前,海信给我印象更深的是电视业务,来到现场实地调研采访后发现,他们不仅电视业务做的不错,同时还抓住了数字经济浪潮下的新机遇、新趋势,布局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等多场景应用,给我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和超出预期的收获。”采访团成员、21世纪经济报道政经新闻中心主任李博感触颇深。他表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靠的是企业自身在运营、生产、研发等方方面面不断的创新迭代来实现的,而一家家企业,最终汇聚成为一座城市整体的经济发展态势,折射出的正是城市拼经济的底气所在。

交流座谈环节,海信视像助理副总裁、国内营销中心总经理伍发明重点围绕海信视像正在大力推进的全场景显示战略,详细向采访团介绍了为满足消费者多场景的显示需求,从传统电视机厂商向世界一流的多场景系统显示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的探索和成果。据介绍,未来海信视像将以用户为中心,聚焦家庭、商用、车载三大场景,锚定激光显示、LCD、LED、AR/VR、云服务、芯片六大产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升级,站稳全球第二,迈向全球第一,为全球用户提供一流的多场景系统显示解决方案,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世界一流的智能显示科技企业。

作为一家全球市场占有率居前的中国企业,如何突破技术“自主可控”,是现场采访团关注的热点之一。海信视像也用企业的创新故事,给出了精彩答案。

有屋智能:

体验全屋智能

探寻高端市场流量密码

采访行的第二站,来到了青岛有屋智能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有屋智能”)。

作为国内较早布局智能家居领域的公司之一,有屋智能专注于智能产品与传统家居产品的融合与创新,为消费者打造更加便捷、智能、健康的智能家居产品。在深耕家居领域二十余年里,有屋智能凭借对家居行业具有深刻的理解及洞察能力,先后培育并整合了“有屋”“博洛尼”“海尔全屋家居”等知名品牌,分别定位高端、中高端不同客户群体,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

调研过程中,采访团依次参观了“有屋”“博洛尼”和“海尔全屋家居”三个展厅,在定位艺术加科技人群的“有屋”展厅,国内创新沉浸式无人厨房,向采访团展示了机械臂制作西餐的全过程,拥有智能护墙一体系统设计的智慧卧室,改变了传统家居模式,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称之为感官盛宴;在聚焦高端精英人群的“博洛尼”展厅,国内外知名设计师、纹样师及摄影师私人定制的家装设计,用无边界的艺术和工艺,为采访团带来了超乎想象的智能空间体验;在主打时尚消费的“海尔全屋家居”展厅,采访团通过语音控制、APP控制、触碰控制智能启动的全屋家电,体验智能生活类场景,一键开启回家、离家、影院、睡眠、助眠模式。

随后的交流座谈环节,青岛海尔全屋家居总经理侯雪峰与采访团进行深入交流,从国家政策机遇、家居市场行情、企业核心竞争力、经营模式、用户触达方式等多个方面,针对采访团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互动,现场氛围一路高涨。

第一财经上海总部记者宁佳彦在关注消费复苏的当下,聚焦高端定制的有屋智能如何拉动高端消费市场。侯雪峰对此表示,家居建材市场进入新的周期,消费分级已经出现,高端家居的销售模式不再只是“卖产品”,而是转变为“卖场景”,场景的出现将会带动一系列高端消费。“以前是家电带动家居的消费,现在是家居也在慢慢促进家电的消费。”

“定位高端、聚焦细分,那在市场的普及上会不会面临哪些瓶颈?”每日经济新闻上市公司记者彭斐提出的问题具体又实在。侯雪峰从每年的促销活动和高端用户的触达方式两方面进行回答,他先后列举了春季家装节、设计周等多种补贴让利方式,以及自然流量、社群、设计师渠道、客户渠道等四种用户触达方式。

侯雪峰表示,面对消费市场需求的变化,有屋智能正顺势而为进行业务布局,目前,公司具有成熟的市场开拓能力及销售渠道资源,拥有经销、直营及大宗业务三种销售模式,销售网络基本覆盖了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全国400余个城市开设品牌门店,构建了以大中城市为主体的全国性销售网络。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在全国拥有800余个经销商,共开设超过1000家经销门店以及20余家直营店。

采访团成员们表示,通过沉浸式、多角度的参观和体验,更全面地理解了有屋智能的经营模式和创新理念,受益匪浅,在经济复苏的当下,有屋智能对高端家居消费市场的拉动意义非凡,其背后所体现出的正是万千青岛企业的韧性与活力。

>>记者说

助力企业挖掘自身价值让品牌做有效传播

一季度,青岛市进出口总值2075.4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6.1%,占同期山东省进出口总值的27.1%,稳居全省进出口首位;青岛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已达81家,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稳中向好,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一路行、一路聊、一路思考。这些关于城市和企业的经济数字成为采访团成员们眼中的“关键信息”,透过这些数字,结合深入企业一线的实地探访,采访团的成员们对于青岛的营商环境有了更多了解,对于企业发展、品牌建设也从各自角度给出了观察和建议。

“结合去年整体经济环境来看,青岛在上市公司方面取得的成绩堪称耀眼。”证券市场红周刊副主编林伟萍表示,通过此次调研,进一步感受到这些优秀青岛企业的活力,它们不仅有着良好的文化氛围,而且这些企业管理者也都很务实和开放,对企业未来发展有着清晰的战略和思路,“‘股神’巴菲特曾说过,成功投资的前提是首先你要找到能够持续稳定增长的好企业。祝愿青岛的这些已上市和拟上市的优秀企业的投资价值进一步被市场挖掘和认可。”

她同时表示,这次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让青岛外的财经媒体可以有机会走进青岛优秀的明星企业进行深度调研,“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非常高兴受邀参与此次采访行活动,也希望后续还有机会,可以走进更多的青岛优秀企业进行调研。”

21世纪经济报道政经新闻中心主任李博认为,今年开春之后,各个城市掀起拼经济浪潮,起跑即冲刺,就是为了抢时间弥补疫情冲击给经济带来的影响。各地如何拼经济?除了招商引资带来新的增量外,更重要的是盘活存量,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已有的项目、企业,做好服务,“企业与城市息息相关,一季度全国经济开局良好,正是依赖于企业个体的努力和打拼,我们21世纪经济报道作为主流财经媒体,这次到青岛就是希望走进企业,看看整体经济复苏之下,企业做对了什么,付出了怎样的努力,通过企业这一微观个体,见微知著,展望未来经济大势。”

财经头条/财经早餐总编辑陈寒健认为,从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乃至各地消费市场的烟火气,都在进一步佐证我们正在经历“强预期、弱现实”向“强现实、弱预期”的转变。无论未来政策刺激的方向和力度会有何种改变,有一点可以确定,只要是有助于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必定是众望所归。

“一座城市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提升软实力,其中构建良好的企业营商环境又是重中之重。”在陈寒健看来,这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信息匮乏的时代。都在讲流量红利缺失,其实一直都在。只不过获取流量密码的关键变为认知红利、人心红利。优秀的财经媒体,就是帮助企业挖掘自身价值,让品牌做有效传播,一起为营销降噪。最终,将企业在产业市场的行动,“真实、准确、专业”地传递到资本市场,助力企业获取更多资源,在新一轮浪潮中脱颖而出。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